何谓二胡和笛子 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 - 驾照网 何谓二胡和笛子 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 - 驾照网
驾照Logo
驾照网> 历史> 正文

何谓二胡和笛子 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

来源:驾照网更新时间:2024-06-26

  导读:在古代的乐器中,二胡的地位可想而知,不少人说二胡的音乐可谓一绝,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。那么,何谓二胡和笛子?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呢?想要了解这些乐器的由来和作用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  何谓“二胡”

  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,由胡琴发展而成,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、流行普遍并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。

  早在唐朝,其前身以竹片为弓,称为嵇琴,有“竹引嵇琴人,花邀载酒过”的记载。宋朝的《乐书》称之为奚琴。唐代所绘的画卷显示,当时的奚琴与今天的二胡构造已经基本一致了。

  笛子是怎么来的

  笛子这一管乐器的来历,尽管有很多说法,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汉朝时张骞通西域后,从新疆、中亚细亚一带传入我国。

  笛子在外国起源同样很古老,秘鲁本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“印加王国”,印加人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化,考古学家在出土的印加文物中发现,印加人拥有各式各样的乐器,其中就有很多笛子,而且还是由不同材料(如兽骨和陶土)精工制造的。

  洞箫是什么样子的

  洞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,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。历史悠久,音色圆润轻柔,幽静典雅,适于独奏和重奏。西晋乐工列和、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孔,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。

  魏晋南北朝时,箫已用于独奏、合奏,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。唐代以前,笛箫通常不分,至唐代,出现了前面六孔、旁边一孔,加有竹膜的笛子,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,横吹为笛,竖吹为箫。清代,箫的形制与现在完全一样。

  “葫芦丝”这种乐器是怎么来的

  葫芦丝,又称“葫芦箫”,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,主要流传于傣、彝、阿昌、德昂等民族中。

  这种乐器用小葫芦作为音箱,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下端,嵌有铜质簧片,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。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,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,在奏出旋律的同时,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,与旋律构成和音。其音乐轻柔细腻,圆润质朴,极富表现力。

 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:很久以前,一次山洪暴发,一位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,闯过惊涛骇浪,救出自己的心上人,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,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,小伙子吹出了美妙的乐声,顿时风平浪静,鲜花盛开,孔雀开屏,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。从此,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。

驾照网(jiazhao6.com)

  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何谓二胡和笛子,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
2024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

2024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

驾照网(www.jiazhao6.com) 旗下平台: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

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:电话: 邮箱:(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)

Powered by 驾照网 © 2001-2013 KAOJIAZHAO    闽ICP备2021002821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