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收是怎么回事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- 驾照网 税收是怎么回事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- 驾照网
驾照Logo
驾照网> 自然> 正文

税收是怎么回事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

来源:驾照网更新时间:2024-06-23

  导读:在古代的时候也是要交税的,那时候的税收对比现在来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因为很多老百姓因为各种各样的税收都过不下去了。那么,税收是怎么回事?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  “税收”是怎么回事

  在我国,税收在夏朝就已出现。《孟子·滕文公》说“夏后氏五十而贡”,说的就是夏代的租税制度。贡者,“下之所纳于上”也,就是地方官吏把从民间收交上来的生产物进献给天子。

  到了春秋初期,出现了“征”和“敛”的收税方法。“征”是诸侯或大夫向自己管辖的农民,根据其土地好坏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;“敛”是国家向农民随时任意征派杂税。

  公元前594年,鲁国实行了按土地亩数征税的“初税亩”。其后,普及至各国。后来,捐税的种类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增多,征税的方式也不断改变。以唐朝为例,先后实行过均田制、租庸调制和两税法。不管哪种方式,都是剥削民众的苛征暴敛。

  明代后期,实行了“一条鞭”的新税法。它是以州县为单位,把所有的田赋、劳役以及多种杂捐,统统折合成银两,归并成一个总数,然后按本州县田亩分摊,向土地所有者征收。清初,继续沿用“一条鞭法”。

  1713年,清政府下令,依照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字,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,后来又演变为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,丁银和田赋都按田亩征收。这种“地丁合一”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式。

  “赋”是税收制度的另一种形式。最初,赋是国家在战争时期征收的车马和军需,称作军赋。

  后来,赋与税逐渐合二为一,赋的含义也就扩大了。汉代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征的人头税分别称作“算赋”“口赋”。明代中后期,赋税主要指田赋。除了赋税外,地方官吏还要把当地的土特产进献朝廷,俗称“进贡”。

 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

  行会是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业组织,有手工业行会、商业行会。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时,为了调整同业关系,解决同业矛盾,保护同行利益,协调与政府的关系,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,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。

驾照网(jiazhao6.com)

  行会产生于隋唐。唐代工商业组织大都称“行”,源于街巷上的贩卖摊商,往往一条街上开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,故称“行”,如“织锦行”“金银行”等。到了宋代,行会组织得到了发展。北宋汴京、南宋临安行会多达数十家,入行者上千人。

  明清以后,行会进一步发展到会馆、公所,组织也更为严密,定有行规、业规、帮规等制度,形成一种垄断势力。清末期日益衰落。

  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税收是怎么回事,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
2024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

2024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

驾照网(www.jiazhao6.com) 旗下平台: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

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:电话: 邮箱:(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)

Powered by 驾照网 © 2001-2013 KAOJIAZHAO    闽ICP备2021002821号-32